K8s(Kubernetes)教學:企業導入容器平台的第一步
- l19951105
- 21小时前
- 讀畢需時 6 分鐘

為什麼企業現在更需要 K8s?
隨著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雲原生架構」與「容器化平台」已不再只是科技公司的專利。從電子商務到金融業、從教育平台到 SaaS 服務,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導入 Kubernetes(簡稱 K8s)作為現代化 IT 基礎建設的核心。這也帶動了市場對於K8s 教學內容的高度需求。
Kubernetes 讓企業能夠快速部署、擴展與管理應用程式,提升開發效率、維運自動化程度與系統可用性。簡單來說,K8s 不只是工程師的工具,而是企業實現敏捷與彈性運算的重要關鍵。
K8s 教學的目的與對象
本篇 Kubernetes 教學,特別針對企業架構設計者、IT 維運團隊與中高階決策者而設計,不只是解釋技術名詞,而是讓讀者真正了解:「我該怎麼導入 Kubernetes?導入後能解決什麼問題?實際部署長什麼樣子?」
無論你是希望:
替代傳統 VM 架構、減少人工作業
處理高峰時段的服務壓力
優化 DevOps 流程與部署速度
都可以從這份實務導向的 K8s 教學中,獲得具體做法與部署建議。
容器平台興起的背景
容器技術興起的原因很單純:虛擬機器太重了,部署太慢,維護太難。
過去企業多半使用虛擬機(VM)環境部署服務,雖然具備一定隔離性與彈性,但資源使用效率低且不容易橫向擴展。而 Docker 的出現,讓應用程式能夠「打包成容器」快速執行。
但當服務規模越來越大,光靠 Docker 已經不夠,這時候就需要 Kubernetes 來協調大量容器的啟動、停止、配置與管理。
Kubernetes 為企業帶來的核心效益
K8s 教學前的知識與部署規劃
要導入 Kubernetes,並不是直接「下載就用」,而是需要事前規劃與理解。企業需從業務需求出發,選擇適合的部署方式與架構型態。
避免陷入技術迷思:企業該知道什麼?
在我們的 K8s 教學經驗中,很多企業會一開始就陷入「我要選哪個工具、哪個雲端平台」的細節中。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先釐清:
企業的服務是否已經容器化?
目標是全組織導入,還是先做小型試點?
是否已有 CI/CD 流程與監控基礎?
內部是否有 DevOps 人才?還是需要外部支援?
建議先從以下4個方向規劃:
企業部署環境建置全流程教學
K8s 教學進入實作階段前,第一步是建置可用的 Kubernetes Cluster。企業通常會考慮3種部署模式:
以下以 GKE(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為例,簡單示範如何快速建置一個可用的叢集(Cluster):
# 建立一個名稱為 "wewincloud-cluster" 的叢集
gcloud container clusters create wewincloud-cluster \
--num-nodes=3 \
--zone=asia-east1-a
# 設定 kubectl 使用該叢集
gcloud container clusters get-credentials wewincloud-cluster \
--zone=asia-east1-a
建置完成後,可以使用以下指令查看叢集節點與狀態:
kubectl get nodes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
此時,你已擁有一個可以部署應用的 Kubernetes 環境!
K8s 應用部署與資源操作教學
接下來,我們進入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如何部署一個應用服務?」這也是很多 K8s 教學忽略的實務重點。
以下是一個部署範例,透過 YAML 檔建立一個 Nginx 應用: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21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部署指令:
kubectl apply -f nginx-deployment.yaml
公開對外服務(使用 Service):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ginx-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nginx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0
type: LoadBalancer
知名企業導入 Kubernetes 的成功案例
為了讓本篇 K8s 教學更具實戰參考價值,以下分享幾個知名企業導入 Kubernetes 的案例:
這些案例皆顯示,Kubernetes 不只是「技術潮流」,而是能有效提升企業營運效率與系統穩定性的核心基礎設施。

K8s 教學進階:資源控管、權限管理與擴展設計
當 Kubernetes 部署在企業環境中,最常遇到的挑戰不再是「能不能跑」,而是如何跑得穩、跑得省、跑得安全。因此,本段 K8s 教學聚焦在三個核心進階能力:
資源分配與效能最佳化
使用者權限與多租戶治理
自動擴展與維運彈性
設定資源限制與配額:K8s 的資源管家
在預設情況下,Kubernetes 並不會限制容器使用 CPU 或記憶體,這可能導致資源爭用、節點過載,甚至影響其他應用。
以下是建議設定的2個資源相關物件:
範例:設定一個 Namespace 的資源配額
apiVersion: v1
kind: ResourceQuota
metadata:
name: compute-resources
namespace: production
spec:
hard:
requests.cpu: "4"
requests.memory: 8Gi
limits.cpu: "10"
limits.memory: 16Gi
這樣可以確保即使應用爆量,也不會拖垮整個叢集,提升穩定性與可預期性。
用 Namespace 與 RBAC 管理使用者與服務
隨著企業內部專案數量變多、團隊數擴大,權限管理就成為必要的治理機制。
Namespace:邏輯區隔應用與資源的單位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透過角色授權控制誰能看什麼、做什麼
例如:開發團隊 A 與 B 各自負責不同服務,透過不同 Namespace,避免互相影響。搭配 RBAC,可以讓 A 隊只能修改 A 的資源,而無法誤操作 B 的服務。
RBAC 授權範例:
apiVersion: rbac.authorization.k8s.io/v1
kind: Role
metadata:
namespace: team-a
name: dev-role
rules:
- apiGroups: [""]
resources: ["pods", "services"]
verbs: ["get", "list", "create", "delete"]
搭配 RoleBinding 將角色綁定至特定使用者:
apiVersion: rbac.authorization.k8s.io/v1
kind: RoleBinding
metadata:
name: dev-rolebinding
namespace: team-a
subjects:
- kind: User
name: alice
roleRef:
kind: Role
name: dev-role
apiGroup: rbac.authorization.k8s.io
水平自動擴展(HPA):讓應用隨流量成長
Kubernetes 提供 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HPA)來根據資源使用率自動調整 Pod 數量。
常見觸發條件:
CPU 使用率 > 60%
自訂指標(如每秒請求數)
設定 HPA 範例:
kubectl autoscale deployment nginx-deployment \
--cpu-percent=60 \
--min=2 \
--max=10
企業應用:像電商平台在促銷時段流量爆增,透過 HPA 可自動擴展前端服務,避免因服務掛點損失訂單。
Kubernetes 教學:打造企業級的可用性與資安架構
真正的企業導入,不只要部署得快,更要考慮 高可用性(HA)、災難復原 與 資安防護。
高可用性架構設計建議
Kubernetes 資安教學:從預防到監控
K8s 教學中,資安是被嚴重低估的一環。建議企業從以下3個層面強化:

日誌管理與監控系統建構:Prometheus + Grafana
企業環境中,沒有監控=沒有營運能力。建議導入以下開源工具組合:
例如企業可透過 Prometheus 設定當 API 回應延遲超過 300ms 就發送警報給 DevOps 團隊,做到主動預警。
(延伸閱讀:Grafana 是什麼?5 步驟教你上手數據視覺化工具)
災難復原與備份教學:Velero 入門示範
企業級環境中,一定要有備份與還原機制,避免資料遺失。Velero 是最常見的開源工具之一。
Velero 支援:
Namespace、Deployment 等資源備份
Volume Snapshot(需支援 CSI)
定期排程備份
示範:備份 production Namespace
velero backup create prod-backup --include-namespaces production
一旦出現故障,可使用還原指令快速回復:
velero restore create --from-backup prod-backup
知名企業案例:導入 K8s 實戰應用
本篇 K8s 教學也整合了世界知名企業導入的應用場景與策略,協助你理解真實價值。

Kubernetes 教學總結:導入只是開始,持續優化才是關鍵
企業導入 Kubernetes 不是終點,而是 IT 現代化的起點。你需要的不只是會部署的人,更需要具備架構思維與維運治理能力的團隊。
建議企業採用下列導入路徑:
評估與小規模導入(PoC、試點專案)
核心服務容器化與部署
建立監控與擴展機制
強化權限管理與安全防護
導入 CI/CD 流程與版本控管
內部知識建構與人才培養
延伸學習資源推薦
結尾:選擇專業團隊,讓 Kubernetes 導入更有效率
我們知道,企業導入 Kubernetes 涉及的面向廣、複雜度高。若沒有清晰策略與經驗支援,導入時間與成本將成倍成長。這正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與值得信賴的專業夥伴合作。
WeWinCloud 雲端科技 擁有豐富的 Kubernetes 與雲端架構整合經驗,致力於協助台灣企業打造高效、穩定、符合未來需求的 IT 環境。從環境規劃、應用部署、安全治理到維運託管,WeWinCloud 是你最佳的 Kubernetes 導入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