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K8s 是什麼?一次搞懂 Kubernetes 的 7 大核心概念

已更新:8月13日

K8s

什麼是 Kubernetes(K8s)?K8s 的誕生與發展歷程

K8s,全名是 Kubernetes,是一種用來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式的開源平台。它最早由 Google 開發,後來捐給了 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成為目前最主流的容器編排工具之一。

Kubernetes 的目標是讓「部署應用程式」這件事變得更自動、更穩定。想像你有十幾個應用服務要部署在上百台伺服器上,還要負責流量分配、監控、擴充與備援——K8s 幫你自動完成這些複雜的工作。


從容器化到 Kubernetes:解決什麼問題?

在 K8s 誕生之前,企業多半是使用虛擬機(Virtual Machines, VMs)來部署應用程式,但這種方式會導致資源浪費、啟動時間長、更新困難。後來 Docker 的出現,開啟了「容器化」時代,應用程式可以像打包好的行李箱一樣被快速搬移、部署與重建。

但光有容器不夠,如果你同時要管理成百上千個容器,就會面臨:

  • 哪些容器該部署在哪裡?

  • 壞掉的容器誰負責重啟?

  • 如何分配資源與監控健康狀況?

這些,就是 Kubernetes 的強項。它自動幫你分派、監控、修復與擴充容器,讓應用更穩定,維運更輕鬆。


Kubernetes 的名字由來與縮寫

「Kubernetes」源自希臘文,意思是「舵手、導航員」。它的縮寫「K8s」則是將中間的 8 個字母(ubernete)省略,簡化為 K+8+s,方便閱讀與使用。

今天,K8s 已成為企業導入 DevOps、實現雲原生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


誰在使用 Kubernetes?大型企業案例

以下是幾個使用 K8s 的全球知名企業,展示其在不同產業的實際應用:


為什麼企業需要 Kubernetes?K8s 的三大商業價值

即使你不是技術人員,也可以從商業經營的角度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導入 K8s。以下是三個核心價值:


1. 降低運維成本

K8s 提供的自動化功能,如自動部署、自我修復、滾動更新(Rolling Update),能大幅減少人力維護時間與錯誤發生率。這表示,你的 IT 團隊不用 24 小時盯著伺服器跑,只要設定好規則,K8s 會自動執行。

👉 企業案例Pinterest 採用 K8s 自動化部署與調度服務,將維運時間降低 80%,並減少人為錯誤。


2. 提高服務穩定性

K8s 具備「健康檢查」與「自動重啟」功能,當某個應用出現異常,K8s 能即時關閉並重新啟動,保障服務不中斷。

👉 企業案例IBM Cloud 使用 K8s 架構打造「高可用性平台」,即使發生部分節點故障也能持續運作。


3. 加快產品上市時間

Kubernetes 天生支援 CI/CD 工具鏈整合,可以快速推送新版本,甚至「零停機更新」。這對於新創或持續優化產品的企業來說是巨大優勢。

👉 企業案例GitHub 利用 K8s 將功能更新頻率從每週一次提升到每天多次,維持開發與部署的一致性。

K8s

Kubernetes 的 7 大核心概念,企業使用前一定要懂

在實際應用 Kubernetes 之前,理解它的基本組成是關鍵。這 7 個核心概念是企業導入 K8s 前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

這些元件就像樂高積木,企業可以依需求組合、彈性擴充,快速打造專屬的雲端架構。


Kubernetes 與傳統 VM 架構有何不同?K8s 的架構優勢

K8s 常被誤認為只是 Docker 的「進階版」,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套基礎架構管理平台,與傳統的虛擬機(VM)系統有根本上的不同。


以下是 Kubernetes、容器化(如 Docker)與虛擬機的主要差異:

K8s 的設計目標是將容器的彈性與自動化能力最大化,企業能夠根據流量高低,快速擴充或縮減應用,實現真正的彈性運算

👉 企業案例Coca-Cola 使用 Kubernetes 管理旗下行銷活動的微服務平台,當全球用戶於短時間內湧入網站時,K8s 能自動水平擴充服務容器,確保活動不中斷。


中小企業導入 Kubernetes 的挑戰與準備

雖然 K8s 強大,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導入前還是需要審慎評估,以下是幾個常見挑戰與建議。


K8s 不是萬靈丹:導入前該了解的3件事

  1. 應用是否足夠複雜?

    如果你的架構僅是一台應用伺服器 + 資料庫,使用 K8s 反而會增加複雜度。

  2. 團隊是否具備 DevOps 能力?

    K8s 的概念對傳統 IT 維運是全新的學習曲線,沒有一定熟悉度會延誤專案進度。

  3. 是否有其他更簡易選項?

    若只是想部署幾個 API 或網站,可能採用 PaaS 方案(如 Vercel、Render)會更省力。


組織文化與人員技能門檻

K8s 的部署方式與管理概念與傳統 IT 有明顯差異,建議企業:

  • 先從小型實驗專案開始導入 K8s

  • 安排內部教育訓練(可從 GCP、AWS 課程著手)

  • 找外部顧問或 MSP(託管服務提供商)輔導實作

👉 企業案例New York Times 技術團隊在導入 K8s 初期,採用「混合部署」策略——部分應用使用傳統部署,部分新專案用 K8s,逐步轉型,降低學習風險。


自建 vs 託管服務(GKE、EKS、AKS)

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託管型 Kubernetes 是進入門檻最低的選擇


Kubernetes 實際應用案例:企業怎麼用 K8s?

這些來自不同行業的真實案例,可幫助你理解 K8s 在各類場景中的價值。


SaaS 平台:Slack 的微服務架構

Slack 將大量即時通訊服務部署在 K8s 集群中,透過自動擴充應對瞬間成長的流量,並結合 Helm 工具進行穩定的版本管理。


教育平台:Udemy 應對高峰流量的解方

Udemy 採用 K8s 管理數百個課程服務容器,並整合 CDN 提供全球學生低延遲的學習體驗。


零售電商:Zalando 整合 K8s + CI/CD

Zalando 技術團隊將 GitLab、K8s 與自建 CI/CD 流程串接,達到每日數百次部署而系統依然穩定。

K8s

Kubernetes 的學習資源與工具推薦

以下是幾個適合新手或企業技術團隊學習 K8s 的資源:

免費學習平台


線上模擬環境

  • Play with Kubernetes:免費提供測試叢集

  • Katacoda(現整合於 O'Reilly):互動式情境教學


工具推薦(開源)


結語:Kubernetes 是未來雲端架構的核心之一

K8s 不只是開發者的工具,它已成為企業在雲端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架構,尤其是在多雲、混合雲、微服務等需求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


企業是否該現在導入 K8s?

以下是適合評估的時機點:

  • 你的應用開始變複雜,需要服務間的彈性調度

  • 團隊已有 CI/CD、DevOps 概念與工具基礎

  • 面臨流量高峰(活動、促銷等)需快速擴充

  • 目標是打造高可用性與快速部署的現代應用架構


雲端應用整合下一步:讓 K8s 幫你加速數位轉型

導入 Kubernetes 不僅是「升級技術」,它能從根本改變應用開發、測試、上線的流程,讓你的企業更具彈性、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我們如何幫助你啟動 K8s 導入計畫?

WeWinCloud 雲端科技 專精於企業雲端架構整合,協助中小企業:

  • 進行 Kubernetes 架構設計與部署

  • 提供託管型 K8s 解決方案(多雲、混合雲皆可)

  • 整合 CI/CD、APM、RUM 與自動化維運工具

  • 提供教育訓練與技術顧問

想讓你的團隊更敏捷,應用更穩定?讓 WeWinCloud 成為你在 K8s 雲端轉型路上的技術夥伴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