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別再只靠防毒!什麼是 EDR,為何它成了資安標配?

已更新:7月26日

edr

EDR 是什麼?從防毒進化到「端點偵測與回應」

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端點偵測與回應)是一種新世代的資安防護技術,專為應對現代化的網路攻擊而設計。

傳統防毒軟體主要依賴病毒特徵碼(signature-based)來偵測已知的惡意程式,但對於未知或變異的攻擊手法,往往無法即時辨識。

相比之下,EDR 透過持續監控端點行為、分析異常活動,並在發現可疑行為時自動回應,提供更全面的防護。


EDR 與傳統防毒的主要差異:


資安威脅新常態:為什麼防毒已經不夠?

隨著網路攻擊手法日益多樣化,企業面臨的資安威脅也愈加嚴峻。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現代化攻擊手法:

  • 勒索病毒(Ransomware):加密企業資料,要求贖金才能解鎖。

  • 零時差漏洞(Zero-day Exploits):利用尚未被發現或修補的系統漏洞進行攻擊。

  • 進階持續性威脅(APT):長期潛伏於企業內部,竊取敏感資料。

傳統防毒軟體在面對上述攻擊時,往往因無法即時辨識而無效。

而 EDR 能夠透過即時監控與行為分析,及早發現異常活動,並自動採取應對措施,降低企業遭受攻擊的風險。


知名企業導入 EDR 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兩個知名企業導入 EDR 的實際案例,說明 EDR 在實務上的應用與效益:


案例一:全球清潔用品製造商導入 SentinelOne EDR

一家擁有超過 6,000 名員工的全球清潔用品製造商,面臨資安威脅日益嚴峻的挑戰。

該公司導入了 SentinelOne 的 EDR 解決方案,實現以下成果:

  • 自動化部署:快速在全球多個地點部署 EDR 代理程式,節省人力資源。

  • 降低誤報率:透過 AI 驅動的威脅偵測,減少誤報,提高警示的準確性。

  • 即時回應:在發現威脅時,能自動隔離受感染的端點,防止攻擊擴散。

  • 全面可視化:提供端點活動的完整記錄,協助資安團隊進行事件調查與分析。

資料來源:SentinelOne 案例研究sentinelone.com

案例二:國際機場導入 IBM QRadar EDR

一家國際機場為提升資安防護,導入了 IBM 的 QRadar EDR 解決方案。

該系統具備以下特色:

  • NanoOS 技術:提供卓越的端點與基礎設施可視性,即使在隔離網路中也能正常運作。

  • 行為引擎:能夠即時偵測並回應威脅,無需人工介入。

  • 威脅狩獵能力:協助資安團隊重建並分析安全事件,提升整體防護能力。

edr

為什麼 EDR 會成為「資安標配」?

在現今的資安環境中,企業面臨的威脅日益複雜,傳統防毒軟體已無法應對現代化的攻擊手法。

EDR(端點偵測與回應)因其即時偵測與回應能力,成為企業資安防護的「標配」。

以下是 EDR 成為資安標配的3大原因:


1.即時偵測與回應的決勝關鍵

EDR 能夠即時監控端點行為,當發現異常活動時,立即採取行動,如隔離受感染的設備、終止惡意進程等,防止攻擊擴散。

這種即時性是傳統防毒軟體無法比擬的。


2.可視化事件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阻擋橫向擴散

EDR 提供完整的端點活動記錄,幫助資安團隊分析攻擊路徑,找出攻擊的根本原因,並阻止攻擊在網路中橫向擴散。

這種可視化的分析能力,有助於企業快速應對資安事件。


3.MDR 搭配 EDR:讓小團隊也能擁有專業資安應變能力

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導入 MDR(託管型偵測與回應)服務,結合 EDR 工具,由專業的資安團隊進行 24/7 的監控與應變,能有效提升資安防護能力,彌補內部資源的不足。


導入 EDR 前企業需要評估什麼?

在導入 EDR 解決方案前,企業應考量以下3大重點,以確保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方案:


1.技術整合性與使用門檻

導入 EDR 解決方案前,企業首要考量的便是 是否能與既有 IT 架構無縫整合。常見挑戰包括:作業系統版本不相容、既有資安設備無法串接、或是缺乏足夠 IT 人力來維護。

實務上,建議選擇具備以下特性的 EDR 產品:

  • 跨平台支援:支援 Windows、macOS、Linux 等不同作業系統,並能涵蓋行動裝置端點(如 iOS、Android)。

  • 開放 API 與 SIEM 整合能力:能與現有的資安監控系統(如 SIEM、SOAR)整合,強化整體資安偵測效率。

  • 使用介面友善:具圖形化操作介面,無須撰寫腳本或複雜設定,小型企業亦可快速上手。

此外,「使用門檻」也需特別注意,若解決方案設計過於繁瑣,反而會降低資安防護效率,甚至可能因設定錯誤造成新的資安風險。


2.導入成本與服務支持

中小企業在評估 EDR 解決方案時,常會擔心「成本是否能負擔」,但實際上,成本應從「總體擁有成本(TCO)」來思考,而非僅看軟體價格。

建議從以下四個面向評估:

  1. 軟體授權與訂閱費用:部分方案採訂閱制,依端點數量計價;也有一次買斷型方案。

  2. 部署與整合成本:包含導入期間技術支援、內部測試、員工培訓等間接成本。

  3. 維運與升級支援:是否包含漏洞修補、功能升級與在地技術支援。

  4. 報告與稽核功能:部分進階 EDR 提供法規遵循報表、攻擊模擬等附加價值,應納入評估。

此外,建議選擇 有在地經銷與技術團隊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出現問題時能快速得到協助,避免國外原廠時差、語言等障礙延誤處理時機

edr

3.雲端部署 vs 在地託管的選擇關鍵

EDR 解決方案通常提供2種部署模式:雲端型(Cloud-based)在地託管(On-premise),各有優缺點,企業應根據自身需求評估。

雲端型 EDR 的最大優勢是彈性與快速部署,不需採購硬體,適合希望快速啟動資安防線的企業。而 在地託管則更適合金融、醫療等法規嚴格、重視資料主權的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 EDR 產品提供 混合型部署選項(Hybrid EDR),即核心控制在雲端,但部分事件記錄保留於本地,這對於既要求合規又想享有彈性部署的企業是一個折衷方案。


結語:現在不導入 EDR,何時才算來得及?

在網路攻擊日益頻繁的今天,企業若仍僅依賴傳統防毒軟體,將面臨極高的資安風險。

導入 EDR 解決方案,能夠即時偵測與回應威脅,提升資安防護能力,保護企業的營運安全。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合適的 EDR 解決方案,並結合 MDR 服務,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建立完善的資安防護體系。

💡 WeWinCloud 雲端科技 提供適合中小企業的 EDR/MDR 整合方案,結合 AI 偵測、自動回應與在地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快速打造資安韌性,守護營運不中斷。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