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PLSVPN vs SD-WAN:4 種常見場景教你選對企業網路架構

MPLSVPN vs SDWAN

前言:企業在網路架構選擇上的兩難

隨著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加快,IT基礎架構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選擇。特別是在企業總部與分支據點的連線設計全球雲端資源整合、甚至支援遠端員工與混合辦公模式時,許多企業正面臨一個核心問題:

到底該選 MPLSVPN,還是 SD-WAN?

這不只是「老 vs 新」的比較,更關係到企業未來的靈活性、成本控管與安全韌性。

本篇文章將以4 種企業常見場景切入,幫你透過實例與應用面,清楚看懂「MPLSVPN vs SDWAN」到底哪個更適合你的網路架構轉型。


MPLSVPN vs SD-WAN 基礎比較|你該先懂的核心差異

在進入場景討論前,先來快速釐清兩者的定義與核心差異,幫助你建立比較的基準點。


什麼是 MPLSVPN?為何傳統企業仍在使用

MPLS VPN(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是企業專線網路的代表技術,通常由電信業者提供,透過標籤切換(Label Switching)快速導流封包,並保證一定的服務品質(QoS)與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


優點:

  • 高穩定性與低延遲

  • 傳輸品質可保證(適合 VoIP、ERP 等關鍵系統)

  • 網路流量可預測、可控


缺點:

  • 成本高昂(尤其是跨國據點)

  • 擴充慢、部署複雜

  • 難以因應雲端架構與動態業務需求


什麼是 SD-WAN?雲時代的彈性網路選擇

SD-WAN(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是近年來企業網路的新寵,透過軟體控制的方式,集中管理多種網路連線(如寬頻、LTE、5G、MPLS等),並動態選路、調整頻寬與安全策略。


優點:

  • 成本較低(可利用公共網路)

  • 部署快速,彈性高

  • 支援雲端、遠端與多據點架構

  • 可集中控管、簡化維運


缺點:

  • 對網路品質依賴公網時,穩定性略低

  • 初期導入需整合現有架構與安全政策


MPLSVPN vs SD-WAN 的 5 大比較表



場景一|企業總部 + 分公司:如何確保穩定又好管理的內部連線?

這是最典型的架構考量場景。企業常有一個總部與數個區域辦公室、倉儲據點或門市,需要穩定、私密又安全的連線環境。過去大多選擇 MPLSVPN,但現在越來越多企業轉向 SD-WAN。


MPLSVPN 的優勢與限制

MPLS 對於語音服務(如 VoIP)、ERP系統、資料庫查詢等低延遲要求高的應用仍然穩定可靠。

但每新增一個據點,都需要:

  • ISP 安排部署

  • 硬體設置與測試

  • 長時間等待專線開通

當據點數一多,管理與維運的複雜度與費用將急劇上升。


SD-WAN 的集中管理與彈性

SD-WAN 的集中控管平台讓 IT 團隊能從單一平台設定所有據點的路由規則、頻寬優先順序與資安策略。新增據點也能透過 plug & play 快速上線。

而且在混用 MPLS、光纖、寬頻或 LTE 的情況下,SD-WAN 可以依據應用類型自動選擇最佳路徑,例如:

  • ERP 使用 MPLS 路由

  • 一般檔案傳輸走寬頻

  • 雙備援線路自動切換


案例參考:Walmart 的分支管理革新

Walmart 在全球超過 10,000 家門市據點,過去依賴 MPLS 專線,每次開新店都需等待 ISP 配置。近年 Walmart 與 Cisco 合作推動 SD-WAN 部署計畫,使全球門市能快速上線、統一管理,並大幅節省頻寬支出與運維人力。


MPLSVPN vs SDWAN

場景二|跨國營運:多區連線與國際雲端佈局怎麼選?

跨國企業常面對的挑戰是:資料必須跨區傳輸,同時需要全球連線穩定性與資訊安全


MPLSVPN 的限制

MPLS 在跨國場景下的問題包括:

  • 各地需與當地電信商協調

  • 專線架構難以快速調整

  • 成本非常昂貴,維運複雜

例如,一家台灣總部+新加坡與美國分公司的企業,若採 MPLSVPN 架構,每個地區都需個別申請專線,並處理不同法規與頻寬限制。


SD-WAN 的全球彈性連線優勢

SD-WAN 可透過就近取用的公網與雲端 PoP 節點,實現「用哪裡、跑哪裡」的智慧選路,達成跨境穩定連線。

更重要的是,SD-WAN 支援:

  • 與 AWS Global Accelerator 整合

  • 應用層加密與存取控管

  • 自動備援與快取加速


案例參考:Siemens 的全球分支 SD-WAN 導入

德國工業巨頭 Siemens 於 2022 年宣布,全面以 SD-WAN 替代傳統 MPLS,覆蓋超過 1,500 個據點。此舉不僅加快其全球佈局彈性,更與 Azure 雲端整合,實現資料加密、流量控管與成本最佳化。


場景三|雲端整合:從地端 ERP 到混合雲架構的進化選擇

許多傳統企業正在將 ERP、CRM、BPM 等內部應用從本地資料中心,遷移到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雲端平台。但這種「地端轉雲」過程,對網路架構提出了新挑戰:

  • 如何確保應用不中斷?

  • 如何做到分層資安防護?

  • 如何處理混合架構的連線需求?

這正是「MPLSVPN vs SDWAN」的第三種典型選擇場景。


MPLSVPN 的雲端整合障礙

MPLS 為設計於早期的封閉式架構,主要針對地端與地端的專線連結。當企業導入雲端應用時,往往面臨下列挑戰:

  • 必須再加購「Cloud Interconnect」才能接上公有雲(如 AWS Direct Connect)

  • 無法動態路由至最近的雲端節點

  • 流量集中於總部,容易產生瓶頸

更不用說,每新增一項雲端服務就需額外調整路由規則與資安策略,成本與管理複雜度急劇上升。


SD-WAN 為雲端架構打造的網路核心

SD-WAN 在設計上就考慮到了雲端導向,具備以下雲端整合優勢:

  • 支援多雲(AWS、Azure、GCP)直接連線

  • 依據使用者地理位置,自動選擇最近的 PoP 節點

  • 可搭配 CASB(雲端存取安全代理)、ZTP(Zero Trust Policy)進行策略控管

  • 動態調整頻寬,優化不同應用服務的流量需求

此外,SD-WAN 也能與現有 MPLS 架構共存,形成過渡型的混合網路架構,讓企業逐步轉型、降低風險。


案例參考:KPMG 的混合雲遷移策略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KPMG,在推動雲端轉型時,以 SD-WAN 為核心重構其網路架構。透過與 VMware SD-WAN 的結合,KPMG 將其 ERP 與財務核心系統轉移至 AWS,同時保留敏感資料在私有雲中,並利用 SD-WAN 實現:

  • 雲地雙向即時傳輸

  • 數據自動分類與加密

  • 雲端資安策略統一部署

透過 SD-WAN,KPMG 大幅提升混合雲環境的穩定性與可控性,並成功通過各國資安與稅務稽核要求。


MPLSVPN vs SDWAN

場景四|高流量波動:活動型或季節型流量怎麼應對?

電商大促、線上教育高峰期、遊戲活動上線......這些時刻企業網路承受巨量流量壓力,稍有不慎就會造成:

  • 網站延遲或斷線

  • 訂單系統中斷

  • 使用者體驗受損

  • 客服或品牌信任崩盤

如果你正處於這種高變動業務,這正是該了解「MPLSVPN vs SDWAN」差異的關鍵場景。


MPLSVPN 的靜態限制

MPLS 架構雖穩定,但其擴充能力非常有限。每增加一條專線、每提升一個頻寬,都需:

  • 向電信商申請變更

  • 等待 7~30 天的調整期

  • 支付更高月租費

也就是說,當企業遇到流量高峰時(如雙11、Black Friday),MPLS 可能無法即時因應突發負載,導致應用層整體性能下降。


SD-WAN 的動態調度能力

SD-WAN 原生支援「即時頻寬調整」、「應用流量智慧分流」,可根據以下條件自動調整:

  • 使用者數增加 → 自動擴展頻寬

  • 關鍵服務擁擠 → 自動調度至最佳路徑

  • DDOS 攻擊發生 → 自動切換備援節點並封鎖來源

此外,若企業在 AWS 上運行系統,SD-WAN 可與 AWS Auto Scaling、WAF、防火牆、安全組規則整合,即時調整網路與應用資源。


案例參考:Coursera 如何穩定全球高峰流量

全球知名線上學習平台 Coursera,在疫情期間流量暴增 300%。他們選擇導入 Silver Peak SD-WAN,搭配 AWS、CloudFront CDN 與動態快取機制,在三週內完成全球網路升級,實現:

  • 自動調整流量路徑,平均延遲下降 35%

  • 抵禦短時間內高達每秒數萬連線請求

  • 全球 50+ 國學習者使用體驗穩定一致


MPLSVPN vs SDWAN 總結建議:誰適合你的企業?

在以上四個實戰場景中,我們已看到兩種架構在不同情境下的優勢與限制。以下是簡明的建議對照表,幫助你初步判斷方向:


進階建議:MPLS + SD-WAN 混合架構也可行

很多企業在轉型初期會選擇「先保留部分 MPLS,並導入 SD-WAN 在特定據點」,這種混合模式具有:

  • 不中斷現有應用

  • 分階段測試新架構可行性

  • 降低導入風險

例如 SAP、Oracle 等 ERP 系統可繼續透過 MPLS 傳輸,而行銷、客服、報表等非核心應用則使用 SD-WAN 雲端連線,實現「漸進式轉型」。


結語:不只是技術選擇,而是企業敏捷轉型的關鍵一步

MPLSVPN 與 SDWAN 並不是簡單的技術替代問題,而是企業在面對數位轉型、全球擴張、雲端遷移時,所需做出的策略性架構決策

對中大型企業而言,選對網路架構,不只是提升速度或節省成本,而是:

  • 提高營運彈性

  • 降低IT風險

  • 確保未來 5~10 年內的擴展與雲端兼容性


延伸解決方案:WeWinCloud 雲端科技,企業網路轉型的最佳夥伴

如果你的企業正考慮導入 SD-WAN,或者希望在既有 MPLS 架構中導入更多雲端整合彈性,WeWinCloud 雲端科技具備:

  • 雲端架構設計與落地部署經驗

  • 跨多雲平台(AWS、Azure、GCP)整合能力

  • 多據點與混合雲專案實戰案例

  • 從評估、規劃、建置到維運的全流程服務

讓我們協助你打造最適合未來成長與彈性擴展的企業網路架構。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