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CP Price 全解析:企業如何聰明規劃 Google Cloud 成本?

已更新:8小时前

GCP Price

為什麼理解 GCP Price 對企業如此重要?

雲端轉型早已不再是「科技新創」的專利,無論是跨國集團、製造業、零售商,甚至公部門,都開始把業務核心系統搬上雲端。**Google Cloud Platform(GCP)**憑藉其 AI 實力與全球骨幹網路,吸引了大批企業採用。不過,GCP Price 的透明度與彈性雖然是一大優勢,卻也容易讓預算評估出現盲點

根據 Gartner 的報告,2024 年約有 60% 的企業雲端預算超出預期,最常見的原因是「誤解費用組成」與「缺乏費用預測工具運用」。這也讓理解 GCP Price 架構與估算方法,成為每個 IT 決策者的基本功。


雲端費用錯估的真實案例

全球串流平台 Spotify 就曾經公開分享,他們在初期導入 GCP 時,雖然享受了彈性擴展與開發效率,但因未設計成本監控機制,導致某些服務(如 BigQuery)成本暴衝,成為財務部門的痛點。經過一系列優化與 CUD(Committed Use Discount)部署後,才成功將整體 GCP 成本壓低約 35%。

這個案例顯示:即使是技術成熟的公司,也可能在沒有清楚掌握 GCP Price 的情況下,產生預算風險。


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觀念下的思維轉變

雲端費用並不是單看「機器多少錢」這麼簡單,而是涉及整體的 TCO,包含:


企業應該從「整體擁有成本」來看待 GCP,而不只是看單次帳單上的數字。正確的 GCP Price 策略,應該讓雲端支出成為業務成長的助力,而非負擔。


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價格組成與影響因素

若要有效控管 GCP 預算,第一步就是理解它的計價架構。GCP 採用的是高度彈性化的計費機制,雖然這意味著「用多少付多少」,但同時也需要企業更有策略地使用服務。


GCP 的核心定價模型


Netflix 為了支援全球影音串流需求,選擇與 Google 簽下長期合約並使用 Committed Use 折扣,在保障效能同時降低大筆成本。這類策略的核心就是深入理解 GCP Price 並善用其「預期穩定、可預測性高」的產品優勢。


GCP Price

GCP 常見服務的價格影響因子

  1. Compute Engine:價格依據 vCPU 數量、RAM 容量、地區與作業系統授權不同。

  2. Cloud Storage:價格依據儲存等級(標準、Nearline、Coldline、Archive)與資料區域。

  3. BigQuery:分為查詢費與儲存費,查詢採用按掃描資料量收費。

  4. Networking:包含外部流量、內部流量、跨區域傳輸等,常被忽略卻易爆量。


地區差異:同樣的資源,價差可達 30%

GCP 資源的價格會根據選擇的資料中心地區而異,這與當地的基礎設施成本、電力價格與運營成本有關。例如:


因此,若企業可以容忍稍高的延遲,選擇低價地區可有效降低整體 GCP Price。例如知名電商平台 Shopify,就會在非高峰時段將非核心任務調派到成本較低的地區運算節點執行。


資源配置設計錯誤,恐讓費用翻倍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 資源規劃設計不當。舉例來說,若一個簡單後端 API 用不到 2 核心,但企業部署時使用 8 核心機器,這樣每月就會多付出超過 300% 的費用。

建議企業部署前先透過 GCP 的 Recommender 工具,根據實際負載調整配置,避免過度浪費。像 Adobe 就曾經因啟用自動推薦與關閉閒置資源,成功省下近 40% 的非預期支出。


使用 GCP Pricing Calculator 預估企業雲端支出

如果說理解 GCP 的價格架構是基本功,那麼學會使用 GCP Pricing Calculator(GCP 計價模擬器),就是企業雲端部署的行動指南。

這個免費工具可讓使用者自訂資源設定、使用時間、區域、儲存類型等變數,並即時呈現費用預估,協助決策者快速制定預算策略。


GCP Price

GCP 計價工具功能介紹與使用教學

進入 GCP Pricing Calculator 後,使用者可根據需求選擇想估算的產品,例如 Compute Engine、Cloud Storage、BigQuery 等,填入對應的資源參數,即可即時獲得詳細報價。

範例欄位包含:

  • 地區選擇(如 asia-east1, us-central1)

  • 虛擬機類型(vCPU 數、記憶體大小)

  • 儲存類型與用量

  • 執行時間(月/年)

這種模擬方式能幫助企業在專案初期即掌握 GCP Price 全貌,降低日後意外爆量的風險。


模擬一:中型企業網站部署成本估算

假設一個中型電子商務網站,需要:

  • 2 台 VM(n2-standard-4),每日運作 24 小時

  • 儲存 500 GB 圖片與產品資料

  • 每月約有 1 TB 的網站外部流量

模擬結果如下(地區選擇:台灣 asia-east1):


此預估結果不包含 Committed Use 折扣,若加上可再降約 30%。


模擬二:資料分析平台 BigQuery 預算試算

某行銷科技公司每日透過 BigQuery 分析 300 GB 數據,合計每月約處理 9 TB 查詢量。

  • 查詢單價:$5 / TB(on-demand 模式)

  • 每月查詢成本:$5 × 9 = $45

  • 若儲存 1 TB 長期資料,儲存費為約 $20

這類案例顯示:BigQuery 雖看似便宜,但若數據成長過快,GCP Price 將隨資料量級數級上升,建議考慮 Flat-rate 模式控制預算。

Netflix 就是使用 Flat-rate 的大型訂閱方案,來確保資料查詢的可預測性與成本穩定性。


GCP 成本最佳化實務:從價格理解到成本控制

企業在掌握 GCP Price 後,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控制與優化。Google 提供多種工具與策略協助企業「花得其所」。


使用 Committed Use Discounts(CUD)

透過承諾一年或三年使用特定資源(如 VM、Cloud SQL 等),可獲得最多 70% 的折扣。這種合約式折價模式適合需求穩定的服務。

像 LINE 就在資料庫服務上簽訂 CUD,大幅減少金融級資料處理成本。


成本監控與預算預警設置

GCP 提供內建的 Cost Management 模組:

  • Budgets & Alerts:設定費用上限與通知

  • Cost Breakdown Dashboard:每日追蹤資源使用細節

  • Recommender API:根據資源使用情況提出降本建議

這類工具是 AWS 同級服務中評價最高的一環,幫助如 GitLab 等 SaaS 公司快速辨識成本異常點。


儲存與傳輸費用最佳化建議

儲存費與資料傳輸費用常被忽略,但累積起來非常驚人。建議:

  • 靜態檔案採用 Nearline/Coldline 儲存

  • 跨區域流量集中在單一區域內處理

  • 圖片、影片等使用 Cloud CDN 傳遞

H&M 在執行全球電商統一架構時,就是藉由 CDN 與 Nearline 組合節省了 40% 靜態內容費用。


ree

GCP Price 與其他雲平台(AWS / Azure)比較

選擇哪個雲端平台往往會回到「價格、彈性與支援服務」三大核心,而 GCP 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隱藏成本。


相同配置下的 VM 價格比較(n2-standard-4 / 1 小時)


GCP 明顯略低,但 AWS 在預留合約上折扣幅度更高,Azure 提供更強的混合雲整合。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使用需求而非單價盲選平台。


適合選擇 GCP 的企業特性


例如 Twitter 將部分分析流程遷移至 GCP 就是看上了 BigQuery 的超高查詢效率與穩定低價查詢模式。


未來趨勢:GCP Price 演變方向與彈性策略

隨著 AI 與資料處理需求持續飆升,GCP 的價格策略也將走向更細緻化、模組化與使用導向化。企業需要具備「預測與應變能力」,才能在價格變化中保持競爭優勢。


GCP 價格歷史與調整趨勢

Google 曾於 2022 年調整 Cloud Storage 與 Networking 價格,以反映基礎設施成本增加。未來若能源價格上升或新產品推出,GCP Price 也可能進一步調整。


未來企業應關注的價格重點

  • AI 資源(TPU、AI Notebook)價格

  • 資料移轉與儲存整合成本

  • SaaS 型雲原生服務(如 Looker、Vertex AI)收費模式

建議企業採取動態成本模型管理,提前設計可以上下擴容、動態配置的架構,確保在價格調整時仍具彈性。


結語:透過價格解析,選出最適合企業的 GCP 架構

GCP 的彈性與功能強大無庸置疑,但真正讓企業獲得價值的,是**「清楚掌握 GCP Price 結構並設計合理架構與預算策略」**。

記住:最便宜的選項不一定最好,最能配合企業營運與預期成長的價格配置,才是真正的雲端 ROI 王道。


WeWinCloud 專業導入:打造專屬你的雲端成本策略

面對多變的資源需求與定價架構,WeWinCloud 雲端科技不僅能協助你從零建置 GCP 環境,更能根據企業實際情境,規劃最佳成本分配方案。從技術整合、跨區資源選擇、到預算控管,我們都能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讓你用最聰明的方式走上雲端。




留言


bottom of page